首頁
>
產品中心
>
養殖污染治理沼氣工程
>
工藝流程
更多
推薦資訊
-
2017-6-26企業法人受邀參加縣委常委擴大會議
-
2017-6-28公司總經理在非洲考察
-
2016-9-30我公司參加安徽省衛生新校園建設工程實施推介會
-
2016-9-30安慶電視臺來我公司采訪
工藝流程
- 選用糞污處理工藝時,應根據養殖場的養殖種類、養殖規模、糞污收集方式、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條件以及排水去向等因素確定工藝路線及處理目標,并應充分考慮畜禽養殖廢水的特殊性,在實現綜合利用或達標排放的情況下,優先選擇低運行成本的處理工藝;應慎重選用物化處理工藝。
養殖規模在存欄(以豬計)2000 頭及以下的應盡可能采用模式Ⅰ或模式Ⅱ處理工藝;存欄(以豬計)10000 頭及以上的,宜采用 模式Ⅲ處理工藝。
采用模式Ⅰ或模式Ⅱ處理工藝的,養殖場應位于非環境敏感區,周圍的環境容量大,遠離城市,有能源需求,周邊有足夠土地能夠消納全部的沼液、沼渣。
干清糞工藝的養殖場,不宜采用模式Ⅰ處理工藝,固體糞便宜采用好氧堆肥等技術單獨進行無害化處理。當采用干清糞工藝時,清糞比例宜控制在70%
模式Ⅰ的基本工藝流程見圖1。
模式Ⅰ工藝以能源利用與綜合利用為主要目的,適用于當地有較大的能源需求,沼氣能完全利用,同時周邊有足夠土地消納沼液、沼渣,并有一倍以上的土地輪作面積,使整個養殖場(區)的畜禽排泄物在小區域范圍內全部達到循環利用的情況。糞尿連同廢水一同進入厭氧反應器;未采用干清糞工藝的,應嚴格控制沖洗用水,提高廢水濃度,減少廢水總量。
模式Ⅱ工藝基本流程見圖2。
模式Ⅱ工藝適用于能源需求不大,主要以進行污染物無害化處理、降低有機物濃度、減少沼液和沼渣消納所需配套的土地面積為目的,且養殖場周圍具有足夠土地面積全部消納低濃度沼液,并且有一定的土地輪作面積的情況。廢水進入厭氧反應器之前應先進行固液(干濕)分離,然后再對固體糞渣和廢水分別進行處理。
能源需求不高且沼液和沼渣無法進行土地消納,廢水必須經處理后達標排放或回用的,應采用模式Ⅲ處理工藝。廢水進入厭氧反應器之前應先進行固液(干濕)分離,然后再對固體糞渣和廢水分別進行處理。
模式Ⅲ工藝基本流程見圖3。